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馬拉松賽跑


此照片取之Penang Bridge International Marathon 2009 Facebook Photo Album.Photo by Calvin Kwok of Shutterspeed.


在未踏入終點前的大約100米,耳邊傳來了路人愉快而有力的鼓勵聲,腳步不自覺地越跨越大步,一切的疲倦頓然消失,取而換之的竟是刹那間湧上心頭的感動與激動,感覺眼眶好像有那麽一點點的潮濕。這一切的反應是那麽的突然,那麽的超乎意料。

今年已是這二次參與槟威大橋馬拉松賽跑,比較上回的經驗,這次的自己更能享受於整個跑步的過程。星期日淩晨三點四十五分從皇後灣廣場起跑,一開始還會聽到參賽者談話的聲音,漸漸的就只聽到微微的跑步聲與呼吸聲。我想當時大夥兒應該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開始與周遭的事物建立一份微細的感情。在那21公裏的路程裏,踩在腳上的道路其實並不陌生,但是用雙腳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的前進與接觸,那一份心情是無法與平日開車飛馳的短暫接觸相提並論。

在那大約三小時三十分鍾的期間,當心力比較弱時,自己很自然的會在心裏默念佛號,嘗試把專注力放在佛號與路中的白線;有時情況就很好,緩緩地小跑,慢慢的把視線放在四周甯靜的街道與大橋美麗的燈光,嘴角不時地往上揚。可能心情太放松了,也可能從起點開始就不曾停下腳步休息而習慣了,在欣賞著槟城淩晨的美景時腦海裏竟然閃過那麽一個念頭:“我現在在跑步嗎?怎麽好像沒之前那般地辛苦?”笑笑就繼續往前跑了。

沿途中,除了可欣賞到身邊平日無法近距離的景物,偶爾也會注意身邊擦身而過的參賽者。還記得在快到達大橋中間最高點前,一位老伯伯的背影把我的注意力給吸引了。看著老伯伯的背影與緩慢的步伐,再看看這段斜斜的道路,心裏除了佩服老伯伯的堅定意志,也爲他需要在這累人的斜坡慢跑而心疼。但當我越過老伯伯看到他嘴角上揚,一副開心的樣子時,心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臉上的微笑與心裏爲老伯伯加油的祝福。

有時也會看到一些停在半途受傷或歇息的參賽者,心裏默默地送上祝福,繼續的前進。這讓我想起曾看過的一小段影片題爲《我們都在走》,人生就好像走在一段漫長的道路上,在這一段路程,一開始可能有人陪伴著我們,慢慢的長大了,有人停下了腳步,另有人加入了我們的行程,直到那麽一天我們也會停下腳步。不論我們何時停下腳步,也不論需要停下腳步的原因是意料中或意料之外,最重要的是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地走在這段人生的道路上,好好的往前走。

祝福自己,也祝福大家!


映念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再见您的容貌

昨晚做完晚课,躺在床上。就在担心自己是否会像前两周一样难入眠的那一时刻,脑海里闪出了很多很多妈妈平日的画面,多么的熟悉,而且都是带着微笑的。

那不是梦。

当这一刻发生时,我的心是喜悦的。

从妈妈离开我们那一刻,我都很努力的去想妈妈平日的脸孔,更加希望她可以出现在我的梦里。但是越是努力越是难忆起妈妈平日的笑脸,心是失望与害怕。

最近,都会在梦里看到妈妈,但脸上是无笑容的,我不知道为什么。。。除了梦里,妈妈的脸孔好像就不曾在脑海里清晰的出现,直到昨夜。

那一刻的,我感觉到我真正的走出来了。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彩虹相框

最近的自己因为要教儿童佛学班的小孩子做善行而爱上了做手工,以下是用吸水管与纸皮制成的相框。


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剪刀,浆糊,铅笔,尺,吸水管,照片,纸皮,双面胶,信封。


首先,照着相片的尺寸,把纸皮剪出四个长方形,然后制成相框的初步架构。

依着自己的喜好,搭配吸水管的颜色与排法。

安排好后就在纸皮上擦上浆糊,然后把吸水管整齐的粘在纸皮上。

当四面的框都已经粘上吸水管后,就放在一旁风干。
确定吸水管已经粘得很牢固后,在纸皮的另一面粘上双面胶。(注意:只粘相框的左,右与下方的部分,上方留空)

然后,粘上已剪好的信封纸(建议用回收的信封)
把相片放进相框(从没有粘双面胶的上方)。
用纸皮制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在其中一边粘上双面胶,粘在相框的后面。效果如下



后期工作:以自己的喜好修剪吸水管的长度与设计,放上装饰品就完成了简单又实用的相框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一段从吉隆坡到太平的路程与回忆

送家里的小妹到学府报到后,享用了美味的午餐就与姑姑们道别,车子慢慢的在南北大道行驰。在旁熟睡的老爸醒来后突然心血来潮想到Sungkai 的Sungai Klah Hot Springs Park泡温泉,驾驶中的我当然开心,一来可以松弛驾驶的疲劳,二来可踏踏青去耶!
一进到这公园,就会看到一个相当大与漂亮的水塘与泡在里头的旅客,大家的脸上都挂上灿烂的笑容,享受着大自然的噢妙。。。


经过了这大池塘,我们来到了Family Pool Area,即适合一家大小泡的小池塘,不同的小池塘都有不一样的温度,我们选择了大约30-35摄氏的小池塘。因为没有带任何的换洗衣物,所以与爸爸阿姨们只泡泡脚,过过瘾。


















我们也尝试了温度较高的小池塘,偶尔还会看到从地底冒出的水泡。。。








池塘边可供旅客走在卵石上进行脚步按摩,除了痛还热乎乎呢!











泡过瘾后,我们就继续往里面走去,来到了温度更高的池塘。这池塘可不能把脚泡在里头,因为其温度可是能把鸡蛋煮熟。可惜卖鸡蛋的档口当天休业,所以没能拥有在温泉煮鸡蛋的体验。


在公园里的小食亭歇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步到出口处。









出了Sungai Klah Hot Springs Park,我们就继续来到了美罗(Bidor)。经过路边满满的水果档,我们只选择了在一间有着爸爸多年前一段回忆的油站添油,就离开了这小镇。

离开了这小镇,我们没选择上南北大道,反而用旧路往家里的方向驶去。就这样我们经过了Tapah小镇来到Tapah(金宝),又是一个心血来潮,依着路牌我们溜进了Utar学府。大约的参观后,本想到堂弟介绍的市镇吃加哩面包鸡,但因不懂路而放弃了,在加上想到怡保好像也有这么一间卖加哩面包鸡的店,就把目标朝向怡保前进。

接下来我们又经过了Gopeng,在去Simpang Pulai小镇的路途中,我们在路牌上看到了Gua Tempurung(椰壳洞)这么一个吸引的地点。 没多时间的考虑,车子就驶进了Gua Tempurung 的小路。可能时间已晚,可能星期一是休业日,到达GuaTempurung时是一片宁静的。我们只停留片刻,拍了几张的照片就离开了。爸爸还是第一次到此地,他说说这地方是以前共产党躲藏的地点之一,非常隐密。




离开后,经过了SimpangPulai, 下一站就是到达怡保的市区。到达时大约傍晚六时半,发觉很多店铺都已关上了,除了路上来往的车辆,感觉不到霹雳州首都的繁荣。不懂路的我们兜了几圈后就草草的在一家小食店解决我们的晚餐。加哩面包鸡泡汤了。。。

吃完晚餐本想驶上南北大道结束旅程,但却一直都找不到路而又继续走在旧路。天色慢慢的变暗了,左右两旁只有马来甘榜与树林的陪伴,偶尔会经过历史悠久的石灰厂(应该是吧!)。在这一段宁静的路程,心里一时的感触:今早处在繁荣的吉隆坡首都就好比经过装扮的外表,非常的华丽与先进,但不踏实;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朴素的小镇然后再来到这宁静的马来甘榜,感觉这才是真实内在的一面,真正的马来西亚,心里好像踏实多了。


这一年来马来西亚的政治都处在一个非常活跃但却欠缺了一份成熟的阶段,希望大马的政治家或领袖也能暂时放下你争我夺的游戏,来一场朴素的“微服出巡”,看看大马的真正面目与感受人民的心声,可能会有另一番的醒觉。
笔於二零零九年七月十五日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不要對念頭太認真

“不要對念頭太認真”這句話實在是太棒了,太適合過於認真的自己,太會鉆牛角的自己了。這是媽媽二七後在繼哲法師慈悲開恩下讓我和姐姐遲進教師營,在最後三天課程裏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回想學佛後的自己會時時觀察自己升起的念頭,因為師父曾說過我們要清清楚楚自己所升起的每一個念頭,然後在惡念升起時止息它,未升起的惡念不讓它升起。結果學習觀察念頭後比還未觀察前的自己更煩惱,因為看到自己醜陋的一面。經過了一番的掙紮,不斷地思維以及聞法,慢慢的開始能接受這樣的自己,知道這一切都是緣聚緣滅,累積很久的習性,而漸漸地“自己醜陋的一面”一詞開始被“不圓滿的地方”所取代。觀察到了,明白了這道理還是依然會煩惱,因當遇到境時還是沒辦法把當時的情緒或是念頭給放下,另一個煩惱又再升起。

念頭本是因緣俱足而生,因緣離散而滅去,它不是固體也不是實有。但往往我們會錯以為念頭或想法是實有而相信甚至堅持自己的所知所見是正確或擔心是錯的。自己就是這樣的奇怪與無明,明明會講會寫這一切的不圓滿地方都是緣聚緣滅,但還是會牢牢的去執取這“不圓滿的地方”為“有”。就因為緊緊地捉著,才會有嘗試想要“放下”的念頭。好傻的自己哦,到底我在煩惱些什麽呢?這“不圓滿的地方”本來就是虛幻的。所以當師父提到這“不要對念頭太認真”這句時,心裏就很喜歡,覺得好有意思。

師父接下來還說在運用這方法前需要有前面的準備或條件,即需要在靜坐修定方面下功夫以及破除對“自我”的見解。接下來師父要我們先從對“自我”的初步了解,字體層面的了解而不斷地在生活中提醒自己“自我”的存在,觀察“自我”的存在,想象自己就像一面透明的鏡子。上了這一堂課後才發覺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對於“自我”其含義為以為自己是獨立個體的理解概念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色身而忽略精神方面如念頭,想法等等,或是只在觀察到自己因逆境而升起不好的情緒或念頭時會安撫自己這一切都是因緣俱足,都是無我,但卻沒發覺到原來當遇到順境,認真處理自己的任務甚至平靜的心情裏也躲藏了“自我”。

師父接下來解說把自己的缺點加以運用,使之成為修行之道的解說與例子更讓我有種棒頭大喝的感覺。因為一直以來心裏都會有個想法:“每一個人事物都有其好的一面與不好的一面。”,所以覺得自己都有做到一點點。當師父問大家要怎樣把賭博加以利用而成為修行的一部分時,腦海裏只想到賭博另一個好處即因需大量的思考而可能防止老人癡呆。但師父的解說更高明有智慧:不要因為自己的嗜賭而討厭自己,應通過賭博而看到佛法裏所教的貪,嗔,癡等相而慢慢的凈化內心的三毒,提升自己。

最後師父還提到不認真不是對生活的放棄,一種消極的想法,而是清楚當下升起的念頭而不加於任何的情緒,不添加任何接二連三的念頭。原來“不認真”也是生命中的一門學問,甚至還會比學“認真”來得困難。

映念 (8/6/09)

媽媽送給我們的禮物

頭七後,因為要處理媽媽的遺囑,保險與銀行的事宜就與回工作崗位的姐姐跑一趟檳城收拾文件。在收拾的期間,看到了媽媽在不久前參與禪靜共修的草擬心得,裏面的內容尤其一句:“。。。如有佛緣,希望再來。”讓自己頓時失控,眼淚不斷的往下流,感覺把這星期來壓抑在心裏的悲傷難舍通過淚水與哭聲完全地釋放出來。當時好希望這一切都是一場夢,好想時光倒流到二十一號淩晨沒被姐姐從睡夢中叫醒告訴媽媽往生消息的那一刻。

仍記得接到消息時,感覺到自己全身都在發抖。嘗試再打給在太平的小妹確認此事,電話一段傳來的是妹妹忍著哭泣地告訴媽Text Color媽就這樣慢慢的睡去了,當時在家裏的爸爸與妹妹們都不知道該如何。也不懂當時我與姐是否已經能接受這事實,在檳城一段的我們開始聯絡佛友與負責喪禮的單位,處理完後才往家裏的方向駛去。握著駕駛盤的自己不允許自己開快車,因為家裏的爸爸還需要我們,他不能再受更多的刺激了,想到這兒時第一行眼淚才流了下來。

理智就一直這樣駕駛著自己一樣一樣地把媽媽的喪禮處理好。


媽媽的離開對於全家都是一件難於相信的事,看著媽媽接受化療的情況一次比一次好,大家包括媽媽本身也越來越有信心能再次的度過這一次的難關。媽媽開始會期待快快結束化療然後繼續上英文班,我們孩子們又開始會期待媽媽康復後一家人到臺灣旅行的夢想,媽媽也會在看了一些美食節目後告訴想要到日本逛逛。但這一切都無法實現了。。。雖然如此,但因為有佛法與善知識的教導,我看到了媽媽送給了我們的禮物, 感恩自己在大一時接觸佛法的每一個因緣。

禮物(一)
媽媽的離去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無常,更體會到佛法在這無常的生命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喪禮期間有很多的善知識希望我們孩子們能常在媽媽的身邊念佛號以及提醒媽媽憶念生前聽聞佛法的功德與做善行時的歡喜,以此來安撫媽媽的心然後趨向善道。當想到這時以及看到很多與媽媽有緣的師父如繼尊法師,靜玄法師,繼程法師,“碧緣姑”(福建語)等到來為媽媽祝念時,眼淚就會不知覺的流下;當想到媽媽在近一兩年偶爾會到慧霖苑上佛學班,到兒童佛學班做善行,甚至到佛教會參加七天六夜的禪境共修時眼淚也會不知覺的流下;當想到媽媽在最近的衛塞節當天告訴姐姐想要持素一天時眼眶也會開始集滿了淚水;當在師父的帶領下為媽媽誦經有念到亡者會隨著佛號或光而到達極樂世界以及繼續修學佛法時,眼淚又開始在眼眶中打轉。這流下的眼淚不是悲傷的淚水,而是感恩隨喜的眼淚,當然還有不舍的情緒。

如印順導師書裏提到在五趣中,人是“升沈之樞紐”,生命的意義就在臨死時的那一刻嗎?腦海裏不斷地湧現這樣的問題。不管是什麽宗教的教徒都害怕往生後會到地獄去或不能到天堂,大家都會去學習不同的方法以確保自己往生後會到天堂或善趣。佛陀也教導眾生持戒,布施,禪修等以獲得人天福報,但佛陀的教誨不止希望我們不墮惡道趨向善道,還告訴我們這些都不究竟,還在承受著無常之苦,希望我們能超越這六道,獲得真正永恒的寧靜與安詳 - 涅磐。

想到這時,終於真正體會到何謂接引父母聽聞佛法是報答父母恩的最好方法;想到這時,突然很感恩當年讓自己開始接觸佛法的一切因緣以及善知識的教導;想到這時,明了兩千五百年以來僧團們努力延續法命的堅持;想到這時,心裏是感動的。

禮物(二)
“雖然不好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但希望她能在這逆境中得到最好的。”這麽一句來自佛友的祝福一直在媽媽接受治療的期間默默地陪伴著我,而且常常都能體會到這麽一句話呈現在媽媽的身上,即使媽媽往生的那一刻以及整個喪禮等等都是在處在逆境中最佳的狀況。繼尊法師在接到姐姐告訴媽媽往生的消息以及想得到師父的意見的電話後就在當日教書結束後與其出家,在家弟子從檳島到太平為媽媽祝念,接下來的兩天師父們與佛友們就這樣在檳城與太平間來回,令人感動。師父總會在誦經後有段小小的開示,就因為這短短的十至十五分鐘的開示,堂表弟表妹們開始對佛法產生興趣。他們總會在閑暇時問我與姐姐師父開示的內容,就這樣他們開始接觸了貪嗔癡,身口意業,六道等等的名相,開始會去思考自己的煩惱與習性。姑姑也希望我們多一些與他們分享佛法,教導他們如何用佛法看待工作上的煩惱。

媽媽的離去,爸爸有些改變了。以往當我們想嘗試與父親分享佛法時,他總是很不耐煩想離開或是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沒做害人的事,多做布施;現今的他還是會如此告訴我們但有一些些不一樣了,爸爸開始會靜靜的聽我們說持素的功德,為媽媽誦經的功德,修福的當兒也要修慧等等他較能接受的部分。不止如此,爸爸也在與靜玄法師用晚餐時向師父請示一些問題。這一幅爸爸親近善士難忘的畫面,每一次想起都會非常感動的。

禮物(三)
媽媽的整個喪禮都是持素,爸爸一開始以為只是我們家人持素,再加上媽媽生前也會在一些特別的日子持素所以答應了。後來發覺到爸爸不曉得其他的親戚朋友也以素食來招待時慢慢的解釋讓他了解就以為沒事了。爸爸大概明白了,但我們卻忽略了在爸爸身邊出現種種不一樣的聲音。為了避免爸爸承受更多的壓力以及煩惱,與姐姐妹妹討論後就麻煩同行善友幫忙尋找有關在喪禮為亡者持素功德的文章。福報極好的我們除了得到相關的文章,也拿到了星雲法師在星洲副刊裏所刊登喪禮需知系列之一的文章,裏面的內容更講解了以佛教的觀點看待喪禮的意義與心態。就這樣,兩篇文章貼在布告板上與在場的親戚朋友結個佛緣,也希望大家看了後能明白。

兩位妹妹也因為文章裏有提及亡者的家人可在四十九天內為亡者持素而願意持四十九天的素,以減少媽媽的惡業。雖然他們會覺得不能嘗到平時喜歡的食物而痛苦,但漸漸的他們開始會感受到持素後身體一些好的轉變。雖然相信四十九天後的她們會恢復以往的飲食習慣,但善的種子已經種在她們的心田裏了,等待發芽的一天。

一開始寫這心得時題目為《媽媽的最後一份禮物》,但寫著寫著發覺禮物不只一份而且更不是最後一份禮物。大約在媽媽往生將近十天時,爸爸分享他還覺得媽媽沒離開我們似的,那時我也有同感。相信當時是對媽媽的不舍而升起的想法,當寫完這章心得時,我還是覺得媽媽沒“離開”我們,因為媽媽過去的身教言教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裏,繼續的教導我們。

願媽媽已往生善道,繼續的走在佛道上聽聞佛法,以三寶作為皈依處,最後修成佛果證得菩提。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谛探人生

離開理大佛學營(KDM)已經有數天了,慢慢的恢複了體力與精力。回想那八天的日子,感覺一切都只能用一句:“因緣不可思議”。離開了理大已經將近三年了,因爲重回學校讀書也再次有機會回理佛奉獻與學習,當理大佛學營的輔導員。不曉得之前是不是只當過營裏的學員與工委,心裏還有一個小小的遺憾- 沒能成爲營裏的輔導員,就這樣因緣具足,夢想實現了。除了完成這個小小的遺憾,也從此營獲益不淺,更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

這次營的主題是《四聖谛:谛探人生》。因緣就是如此巧妙,大學第一年上繼尊法師的課時就因爲一堂《人生的意義何在》而爲自己畫下了第一個人生規劃的圖表;大學畢業找工時,在上繼尊法師的廣論班時又再一次的畫下人生的規劃圖表;在准備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的現在,又因爲這個生活營而再次的探討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裏,我的夢想就是我的我的人生嗎?在營裏有一位法侶在一個“拍賣遊戲”結束後要我們省思將會如何把我們一生的時間來分配這些拍賣品,拍賣品有宗教,智慧,領導能力,友情,親情,離苦的能力,金錢等等。人生會不會就在當下呢?

既來之,則安之篇
一切就在收到課程組的簡訊開始。。。考慮了一番,答應了。第一次輔導員的會議,面對幾乎全陌生的臉孔,還依然清楚記得在會議裏分享自己是有些壓力與緊張的。接下來的集訓營(pre-camp),接觸的臉孔又再增加了,因爲還有佛學營的籌委。這一次不曉得是否曾是籌委,因而多了一份的熟悉感。集訓營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收到營的講義,開始小心翼翼的讀,壓力又再來臨了,因爲害怕資量不足的自己無法給予學員很全面的佛學知識。這時腦海裏冒出了個念頭:自己本身除了是輔導員的身份,好像忘了同時也是位學員,也是想通過此營精進學習,然後與學員分享自己的所知所體會,更何況還有師父的指引。心舒服了。。。營開始了,學員陸陸續續踏入仙境般的菩提心園,自己的心思卻沒活在當下開始在想破冰環節在小組時可能會遇到冷場的時刻,曾有過的經驗感受再次浮出腦海裏。“既來之,則安之”,因爲這一句話又把思緒拉了回來。就這樣憑著平常心去對待每一個環節,心是平靜的。

四大不調篇
第二天的晚餐,身體出狀況了,一次又一次把當天所吃的食物吐了出來,胸部與胃部都感到不舒服。這一天的課程是“苦谛”。雖然偶爾會因身體的不適而有些分神,三餐都只是吃下一片白面包,但卻清楚知道自己的思路是清晰的,每一堂課,每一次的小組討論,呈報環節,遊戲環節,開會等等都是清清楚楚,甚至連靜坐的環節都是放松與法喜的。當然也有心力較弱的時刻,飯後赤腳在草地上順時漫步,腦海裏不斷的回想自己身體不適的起因,也擔心自己的身體還能否全程參與所有的課程,腳步也隨著腦海的擔憂而慢慢的加快了,感覺身體快要撐不住了。這時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要有如此悲觀的想法,但這念頭的力量有限。突然把身體的方向往反方面轉,順時就立刻變成逆時走了,心也因爲這樣的改變也有所變化,變得正面有力量了。心裏突然有所感觸,其實世間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轉個方向世界又變得不一樣了。當在嘔吐與沒胃口進食時,腦海裏就回想到在家裏的媽媽,突然深深的體會到在接受化療期間媽媽所受的苦,慚愧的心生起了。

過去與現在篇
從以往的經驗發覺自己很少在問答環節發出問題,學員上台呈報身爲輔導員的自己也會跟著緊張。但這一次有所改變了。。。這次的因緣是跟一群愛發問愛分享的學員,所以與另一夥伴的任務就在于連貫學員的問題,學員的互相交流,師父的講義與副題,然後就讓他們把所知的呈報出來。沒再擔心,因爲這是他們所知的,不是呈報輔導員所知的;台下的問題,沒再擔心反而感恩,因爲它們皆是一份份的bonus讓我們知曉自己的盲點,並確通過回答而紮實自己的所知。這一次嘗試舉手發問問題,原來發問者反而受益最多的。

進入營的第四天,即進入“滅谛”,身體四大不調的情況因兩杯何人可涼茶而慢慢的調回了,肚子開始會餓了。身體的苦是滅了,但小腦袋卻因爲對“滅谛”的掌握不是很好而在小組討論時吱吱唔唔且不能很好的作連貫。雖然過後有跟同行善友作一番的討論,但最終還是坦白的與組員分享自己的所知有限,大約講解講義裏的大綱,希望學員回去後再次地翻閱精進。又再一次的改變,如果是以往的自己還真難在學員的前面如此坦白而且一定會擔心與自責很久很久。這一次心是平靜的。

生活營裏的體驗會不會就是我們人生的縮影呢? 如果沒有現在,我們就看不到過去的自己;如果沒有曾經的跌倒就不知曉痛的滋味;如果不知曉痛的滋味就不會嘗試去除痛;如果沒有想除痛的心就沒有出現在生活營的自己;如果沒有當初的聽聞與實踐就不會有現今的體會。。。

最後獻給自己:認識 - 了解 - 掌握 - 超越


映念(13/05/09)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这一局的纸牌游戏

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隨手就拿起《一則故事,一個人生》這本書,隨意翻開裏面的其中一則故事就寫在社區十八的討論區。

一開始的動機其實只是很簡單的想與大家分享有意義的文章,也沒鎖定要分享那一類的文章,書的頁面就停留在這篇《好運不可能都讓妳碰上》的文章。

故事是講述美國一位前總統年輕時與家人紙牌的經驗,這位小夥子因爲連續都拿到不好的牌而最終發起少爺脾氣。在旁的母親因看不下去而勸说:“既然要打牌,妳就必須用手中的牌打下去,不管拍是好是壞,妳就必須用手中的牌打下去,不管牌是好是壞。好運氣時不可能都讓妳碰上的。”“不管妳手上的牌是好是壞,妳都必須面對。妳能做的,就是讓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然後認真對待,把自己手中的牌打好,運用自己的智慧達到最好的成績。用這種方式來打牌,也用這種方式來對待妳的人生這樣妳的人生才有意義。

故事的結尾还有印度一位前總統的名句:“生活就像是玩撲克牌,發到手裏的是什麽牌已經無法再改變,但妳可以決定怎樣盡力去打好。”

當寫完這篇文章關上電腦躺在床上時,腦海裏一直在思維文章的內容與結束的短文:“在面對問題和挫折時,怨天尤人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積極調整好生活態度,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挑戰,並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這才是最佳的選擇。”心裏不禁的感到慚愧,因爲打從出生到現在,自己手上的牌子都很不錯,不論是家人,成長環境,課業,朋友,甚至工作期間自己都很幸運的被派到好牌。

但最近的自己卻糟塌了手上的這幅好牌,沒有好好與用心的運用與安排,結果好牌漸漸的趨向壞牌了。當看到這樣的畫面時,心裏是懊惱的,是後悔的,是不開心的。。。很可能幾年來在佛法的環境下不斷的薰習,念頭很快地就再轉變了,心裏與嘴裏不斷地安撫自己的心,把那浮躁的心慢慢地讓它安穩下來,不斷地告訴自己沒關系,既然看到手上的牌子正在趨向壞牌,那就從現在開始把握好每一個時刻與機會,好好的布局與實踐,壞牌還是有機會制造成勝局的。

我想這一局的對手應該就是自己的惰性吧。

好书分享:《一則故事,一個人生》 作者:雨璇。

這本書以不同的故事,帶出四個重點即:1)當妳怨天尤人的時候:好運氣不可能都讓妳碰上。 2)當妳感到浮躁的時候:享受一種美妙的心情。 3)當妳感到懦弱的時候:無論如何都無需擔心。4)當妳遭遇挫折的時候:屬于妳的一定回歸妳所有。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想法



有時會覺得很多事情好似冥冥中已安排好了。。。。


有時候會覺得因緣不斷地在改變。。。


有時候會覺得擔憂其實是多余的。。。


有時候會覺得不擔憂會不會是種不重視。。。


這些想法不斷地在改變,因著身邊的因緣而有不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其實都是很主觀的。


很想在這裏寫下爲何會有如此的想法,但覺得一切都過去了,寫不回當時的心情了,就讓它隨風而去吧!而將來的路還會出現更多的想法,相信都會一一的出現在這〈美麗的空中村莊〉。


村莊因有著一畝畝大小不一的田野,因著農民不惜日曬雨淋默默地努力耕耘,因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嬉笑聲而變得美麗及給予心靈上某種平靜。這空中村莊已經有一畝田地被默默的耕耘了,希望將來的以後會出現更多的田地,農民們可以在此互相的給與關懷與交換心得,一起把這些田地打理好。


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有一畝努力在耕耘的田地,妳是否願意加入這空中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