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不要對念頭太認真

“不要對念頭太認真”這句話實在是太棒了,太適合過於認真的自己,太會鉆牛角的自己了。這是媽媽二七後在繼哲法師慈悲開恩下讓我和姐姐遲進教師營,在最後三天課程裏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回想學佛後的自己會時時觀察自己升起的念頭,因為師父曾說過我們要清清楚楚自己所升起的每一個念頭,然後在惡念升起時止息它,未升起的惡念不讓它升起。結果學習觀察念頭後比還未觀察前的自己更煩惱,因為看到自己醜陋的一面。經過了一番的掙紮,不斷地思維以及聞法,慢慢的開始能接受這樣的自己,知道這一切都是緣聚緣滅,累積很久的習性,而漸漸地“自己醜陋的一面”一詞開始被“不圓滿的地方”所取代。觀察到了,明白了這道理還是依然會煩惱,因當遇到境時還是沒辦法把當時的情緒或是念頭給放下,另一個煩惱又再升起。

念頭本是因緣俱足而生,因緣離散而滅去,它不是固體也不是實有。但往往我們會錯以為念頭或想法是實有而相信甚至堅持自己的所知所見是正確或擔心是錯的。自己就是這樣的奇怪與無明,明明會講會寫這一切的不圓滿地方都是緣聚緣滅,但還是會牢牢的去執取這“不圓滿的地方”為“有”。就因為緊緊地捉著,才會有嘗試想要“放下”的念頭。好傻的自己哦,到底我在煩惱些什麽呢?這“不圓滿的地方”本來就是虛幻的。所以當師父提到這“不要對念頭太認真”這句時,心裏就很喜歡,覺得好有意思。

師父接下來還說在運用這方法前需要有前面的準備或條件,即需要在靜坐修定方面下功夫以及破除對“自我”的見解。接下來師父要我們先從對“自我”的初步了解,字體層面的了解而不斷地在生活中提醒自己“自我”的存在,觀察“自我”的存在,想象自己就像一面透明的鏡子。上了這一堂課後才發覺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對於“自我”其含義為以為自己是獨立個體的理解概念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色身而忽略精神方面如念頭,想法等等,或是只在觀察到自己因逆境而升起不好的情緒或念頭時會安撫自己這一切都是因緣俱足,都是無我,但卻沒發覺到原來當遇到順境,認真處理自己的任務甚至平靜的心情裏也躲藏了“自我”。

師父接下來解說把自己的缺點加以運用,使之成為修行之道的解說與例子更讓我有種棒頭大喝的感覺。因為一直以來心裏都會有個想法:“每一個人事物都有其好的一面與不好的一面。”,所以覺得自己都有做到一點點。當師父問大家要怎樣把賭博加以利用而成為修行的一部分時,腦海裏只想到賭博另一個好處即因需大量的思考而可能防止老人癡呆。但師父的解說更高明有智慧:不要因為自己的嗜賭而討厭自己,應通過賭博而看到佛法裏所教的貪,嗔,癡等相而慢慢的凈化內心的三毒,提升自己。

最後師父還提到不認真不是對生活的放棄,一種消極的想法,而是清楚當下升起的念頭而不加於任何的情緒,不添加任何接二連三的念頭。原來“不認真”也是生命中的一門學問,甚至還會比學“認真”來得困難。

映念 (8/6/09)

媽媽送給我們的禮物

頭七後,因為要處理媽媽的遺囑,保險與銀行的事宜就與回工作崗位的姐姐跑一趟檳城收拾文件。在收拾的期間,看到了媽媽在不久前參與禪靜共修的草擬心得,裏面的內容尤其一句:“。。。如有佛緣,希望再來。”讓自己頓時失控,眼淚不斷的往下流,感覺把這星期來壓抑在心裏的悲傷難舍通過淚水與哭聲完全地釋放出來。當時好希望這一切都是一場夢,好想時光倒流到二十一號淩晨沒被姐姐從睡夢中叫醒告訴媽媽往生消息的那一刻。

仍記得接到消息時,感覺到自己全身都在發抖。嘗試再打給在太平的小妹確認此事,電話一段傳來的是妹妹忍著哭泣地告訴媽Text Color媽就這樣慢慢的睡去了,當時在家裏的爸爸與妹妹們都不知道該如何。也不懂當時我與姐是否已經能接受這事實,在檳城一段的我們開始聯絡佛友與負責喪禮的單位,處理完後才往家裏的方向駛去。握著駕駛盤的自己不允許自己開快車,因為家裏的爸爸還需要我們,他不能再受更多的刺激了,想到這兒時第一行眼淚才流了下來。

理智就一直這樣駕駛著自己一樣一樣地把媽媽的喪禮處理好。


媽媽的離開對於全家都是一件難於相信的事,看著媽媽接受化療的情況一次比一次好,大家包括媽媽本身也越來越有信心能再次的度過這一次的難關。媽媽開始會期待快快結束化療然後繼續上英文班,我們孩子們又開始會期待媽媽康復後一家人到臺灣旅行的夢想,媽媽也會在看了一些美食節目後告訴想要到日本逛逛。但這一切都無法實現了。。。雖然如此,但因為有佛法與善知識的教導,我看到了媽媽送給了我們的禮物, 感恩自己在大一時接觸佛法的每一個因緣。

禮物(一)
媽媽的離去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無常,更體會到佛法在這無常的生命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喪禮期間有很多的善知識希望我們孩子們能常在媽媽的身邊念佛號以及提醒媽媽憶念生前聽聞佛法的功德與做善行時的歡喜,以此來安撫媽媽的心然後趨向善道。當想到這時以及看到很多與媽媽有緣的師父如繼尊法師,靜玄法師,繼程法師,“碧緣姑”(福建語)等到來為媽媽祝念時,眼淚就會不知覺的流下;當想到媽媽在近一兩年偶爾會到慧霖苑上佛學班,到兒童佛學班做善行,甚至到佛教會參加七天六夜的禪境共修時眼淚也會不知覺的流下;當想到媽媽在最近的衛塞節當天告訴姐姐想要持素一天時眼眶也會開始集滿了淚水;當在師父的帶領下為媽媽誦經有念到亡者會隨著佛號或光而到達極樂世界以及繼續修學佛法時,眼淚又開始在眼眶中打轉。這流下的眼淚不是悲傷的淚水,而是感恩隨喜的眼淚,當然還有不舍的情緒。

如印順導師書裏提到在五趣中,人是“升沈之樞紐”,生命的意義就在臨死時的那一刻嗎?腦海裏不斷地湧現這樣的問題。不管是什麽宗教的教徒都害怕往生後會到地獄去或不能到天堂,大家都會去學習不同的方法以確保自己往生後會到天堂或善趣。佛陀也教導眾生持戒,布施,禪修等以獲得人天福報,但佛陀的教誨不止希望我們不墮惡道趨向善道,還告訴我們這些都不究竟,還在承受著無常之苦,希望我們能超越這六道,獲得真正永恒的寧靜與安詳 - 涅磐。

想到這時,終於真正體會到何謂接引父母聽聞佛法是報答父母恩的最好方法;想到這時,突然很感恩當年讓自己開始接觸佛法的一切因緣以及善知識的教導;想到這時,明了兩千五百年以來僧團們努力延續法命的堅持;想到這時,心裏是感動的。

禮物(二)
“雖然不好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但希望她能在這逆境中得到最好的。”這麽一句來自佛友的祝福一直在媽媽接受治療的期間默默地陪伴著我,而且常常都能體會到這麽一句話呈現在媽媽的身上,即使媽媽往生的那一刻以及整個喪禮等等都是在處在逆境中最佳的狀況。繼尊法師在接到姐姐告訴媽媽往生的消息以及想得到師父的意見的電話後就在當日教書結束後與其出家,在家弟子從檳島到太平為媽媽祝念,接下來的兩天師父們與佛友們就這樣在檳城與太平間來回,令人感動。師父總會在誦經後有段小小的開示,就因為這短短的十至十五分鐘的開示,堂表弟表妹們開始對佛法產生興趣。他們總會在閑暇時問我與姐姐師父開示的內容,就這樣他們開始接觸了貪嗔癡,身口意業,六道等等的名相,開始會去思考自己的煩惱與習性。姑姑也希望我們多一些與他們分享佛法,教導他們如何用佛法看待工作上的煩惱。

媽媽的離去,爸爸有些改變了。以往當我們想嘗試與父親分享佛法時,他總是很不耐煩想離開或是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沒做害人的事,多做布施;現今的他還是會如此告訴我們但有一些些不一樣了,爸爸開始會靜靜的聽我們說持素的功德,為媽媽誦經的功德,修福的當兒也要修慧等等他較能接受的部分。不止如此,爸爸也在與靜玄法師用晚餐時向師父請示一些問題。這一幅爸爸親近善士難忘的畫面,每一次想起都會非常感動的。

禮物(三)
媽媽的整個喪禮都是持素,爸爸一開始以為只是我們家人持素,再加上媽媽生前也會在一些特別的日子持素所以答應了。後來發覺到爸爸不曉得其他的親戚朋友也以素食來招待時慢慢的解釋讓他了解就以為沒事了。爸爸大概明白了,但我們卻忽略了在爸爸身邊出現種種不一樣的聲音。為了避免爸爸承受更多的壓力以及煩惱,與姐姐妹妹討論後就麻煩同行善友幫忙尋找有關在喪禮為亡者持素功德的文章。福報極好的我們除了得到相關的文章,也拿到了星雲法師在星洲副刊裏所刊登喪禮需知系列之一的文章,裏面的內容更講解了以佛教的觀點看待喪禮的意義與心態。就這樣,兩篇文章貼在布告板上與在場的親戚朋友結個佛緣,也希望大家看了後能明白。

兩位妹妹也因為文章裏有提及亡者的家人可在四十九天內為亡者持素而願意持四十九天的素,以減少媽媽的惡業。雖然他們會覺得不能嘗到平時喜歡的食物而痛苦,但漸漸的他們開始會感受到持素後身體一些好的轉變。雖然相信四十九天後的她們會恢復以往的飲食習慣,但善的種子已經種在她們的心田裏了,等待發芽的一天。

一開始寫這心得時題目為《媽媽的最後一份禮物》,但寫著寫著發覺禮物不只一份而且更不是最後一份禮物。大約在媽媽往生將近十天時,爸爸分享他還覺得媽媽沒離開我們似的,那時我也有同感。相信當時是對媽媽的不舍而升起的想法,當寫完這章心得時,我還是覺得媽媽沒“離開”我們,因為媽媽過去的身教言教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裏,繼續的教導我們。

願媽媽已往生善道,繼續的走在佛道上聽聞佛法,以三寶作為皈依處,最後修成佛果證得菩提。